警惕!这种骗局专门针对老年人 熊猫反诈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9:51 来源:

编者按:近期,不法分子以发放“国家乡村振兴扶贫款”“专项救助款”等为诱饵,骗取老年人银行卡信息,再诱导其线下取现交付指定专人,达到转移涉诈资金的目的。今天,小编就来为大家揭露此类骗局套路。

近日,资阳范女士收到一陌生快递(没有购买记录,但收件人是自己),拆开后里面是一张印着“领取国家乡村振兴扶贫款项”的宣传单。出于好奇,范女士扫描宣传单上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名为“国家扶贫”的APP进入后,一位自称“资格审核员”的“彭主任”联系上她。

“彭主任”称,本次“国家乡村振兴”行动属于“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”,现面向全社会符合条件的中老年人每人发放千元以上扶贫款。但他强调,为确保扶贫资金顺利发放,需验证收款人银行卡是否能够正常使用,稍后会向范女士的银行卡转入一笔“扶贫公款”作为测试,待资金到账后,只需她将这笔钱取出并交给指定的“乡村振兴局工作专员”,即可领取2000元扶贫资金。

想到只要通过这个测试,就能轻松领到扶贫款,范女士高兴不已,于是立即将银行卡号告知了彭主任。

次日,范女士的银行卡果然收到一笔5万元的转账。“彭主任”告知她,“扶贫测试公款”已到账,要求她前往银行柜台将这笔钱全部取现,再打车前往高铁站附近,将其交给一名“乡村振兴局专员”。

就在范女士到了高铁站附近时,资阳市反诈中心接到了关于这笔款项的预警线索,迅速电话联系范女士,但无论怎么拨打其电话,范女士始终不接听。

原来,在范女士前往交付现金之前,“彭主任”还再三叮嘱她,称这笔资金涉及保密项目,整个过程中不得告诉任何人,也不要接听其他电话。

将现金交给“乡村振兴局专员”后,范女士这才接听了资阳市反诈中心的电话,当听到民警告知其银行账户收到的资金涉诈,涉嫌“洗钱”行为,需立即停止将现金交付给陌生人时。范女士不仅不相信民警所说,反而询问“彭主任”:“警察会不会找上门?”。而“彭主任”却让她放心,声称“任何人都无权过问扶贫公款”,并污蔑警察是“想利用职务之便觊觎这笔款项”,企图以此打消她的疑虑。

最终,范女士从高铁站回家途中,被反诈中心民警找到。她才终于意识到:那笔5万元款项,根本不是所谓的“扶贫测试公款”,而是外省一名电信诈骗受害人的资金。而她本人,也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骗子的圈套,沦为电信诈骗团伙转移赃款的“帮凶”。

目前,资阳警方根据范女士提供的线索,正在对案件进一步深挖。

套路解析

1.邮寄“文件”引流

诈骗分子伪造红头文件,通过快递邮寄给受害人(大多数为老年人),谎称可领取“乡村扶贫款”“专项救助款”等,要求其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等信息。

2.诱骗账户过账

诈骗分子会以完成“资金测试、验证银行卡能否正常使用”为借口,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卡接收涉诈资金。

3.取现交付“专员”

待诈骗资金到账后,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前往银行取现并交付给所谓的“扶贫专员”,为犯罪团伙转移赃款、洗钱。

“熊猫反诈”温馨提醒

国家发放的各类惠民补贴均有严格、公开、透明的发放程序和渠道,不会委托个人或要求你通过陌生链接下载APP进行秘密操作。请广大中老年朋友务必提高防范意识,保护自身财产安全,也避免因无知而触犯法律。如不慎被骗或发现可疑情况,请立即拨打110或到就近派出所报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