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近日,宜宾公安成功打掉一个为诈骗赃款“洗白”取现的犯罪团伙!然而,这起案件解开的却是一个披着“高薪招工”外衣的犯罪陷阱,普通人的银行卡正成为犯罪分子的“猎物”!而这些被收集的银行卡,在骗子手中变成了接收全国电诈受害者血汗钱的“通道”。今天,小编就来为大家揭露这个骗局套路。
01 第一步:精准投放高薪诱饵
在城市的大街小巷,一张张看似朴素的招工传单悄然出现:“急招搬运工、力工、钢筋工!日结320元!轻松上手”。广告上,无学历、无技术、无年龄的要求,甚是诱人,丰厚的日薪和齐全的联系方式,仿佛为急需工作、补贴家用的中老年人量身定制;然而,这看似雪中送炭的机会,背后却是一个精准围猎的骗局。
这伙骗子正是利用这种“朴实无华”的伪装和高薪的诱惑,将目标锁定在那些渴望挣钱、防范意识较弱的中老年群体身上。
02 第二步:精心编织办卡陷阱
一旦有求职的中老年人拨通电话,骗子便会伪装成“招聘经理”,先用“工作简单、工资日结”的承诺获取信任,待求职者同意入职后,骗子再提出公司的“合理要求”,以“统一办理工资卡、代买社保、发放补贴”等借口,要求对方将办理的银行卡和支付密码上交公司统一保管。
面对“正规”公司的要求,加上对高薪的渴望,求职者很容易陷入骗子的陷阱。几天时间,这伙骗子就收集到了十多位六十来岁的老人们的银行卡和支付密码。
03 第三步:逐渐沦为犯罪工具
当大爷们还沉浸在“找到好工作”的喜悦中时,殊不知自己的银行卡,在骗子手中已成了接收全国无数受害者血汗钱的“洗钱通道”!这伙骗子将收来的银行卡号提供给境外诈骗团伙,用于接收并转移国内诈骗得来的赃款。
就这样,大爷们在完全不知情的状态下,卷入犯罪链条,他们的银行卡变成了境外诈骗团伙洗钱的“工具卡”,而大爷们无意中也沦为了犯罪的“帮凶”。
04 第四步:黑手延伸洗白赃款
诈骗的赃款到账后,犯罪链条的下一个环节迅速启动,这伙骗子利用未成年人社会经验不足、渴望零花钱的心理,以“跑腿取现,佣金几百”的高额回报为诱饵,利诱一些在校学生或社会青年拿着收来的银行卡,分散到宜宾市各个ATM机上疯狂取现!一沓沓电诈受害人的现金,就这样被取出再交由到这伙骗子手中,待他们拿到钱后又迅速存入到境外诈骗团伙的账户中,最终完成洗钱流程。
问:骗子收购“两卡”用来干什么?
答:银行卡:在电诈链条中,境外诈骗团伙为了保证赃款的安全,需要把诈骗得来的钱“洗一洗”才转入自己的账户。大量租借、购买或骗取而来的银行卡,就是“洗白”的工具。本文中犯罪分子就是将大量骗取而来的银行卡提供给境外诈骗集团,用于洗钱、跑分。
答:电话卡:电话卡可被用来拨打诈骗电话或群发诈骗短信,身在境外的犯罪分子还会利用GOIP设备,远程操控境内手机拨出诈骗电话,这种电话往往不会被标记为境外电话,具有极强的迷惑性。
答:互联网账号:犯罪分子为了行骗并逃避监管和打击,会需要大量账号,这些租来或买来的账号,可能被冒用身份向亲友骗钱,可能被用来包装身份与受害者聊天骗取信任,也可能被用来发布引流信息,部分账号实名认证的支付账户还会被用来洗钱。
如何防范求职时的陷阱?
1.求职时要注意辨别招聘信息和招聘公司真伪,要在正规招聘网站或公司官网查看相关内容,不要轻信来源不明、“轻松高薪”的招聘信息。
2.求职过程中,骗子往往会用“统一办理工资卡、代买社保、发放补贴面试、做任务”等名义包装收取银行卡和支付密码的目的,听到此类话术时务必提高警惕。
3.求职者不要被对方开出的优厚待遇和福利迷惑,要详细询问岗位信息、工作内容,不能只看表面,防止被骗。
“熊猫反诈”温馨提醒
广大群众求职时务必提高防范意识,切勿上交、出租、出售电话卡、银行卡等,避免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,让自己跌入违法犯罪的深渊;此外,要增强反诈意识,不轻信陌生来电、不点击可疑链接、不透露验证码、不向陌生账户转账,擦亮双眼,谨防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