紧急提醒!死亡游戏再现校园,家长称孩子捡回一条命

发布时间:2024-11-07 22:06 来源:科普中国

  如今,学校里的学生游戏越来越花哨,但其中一些却具有很高的危险性。

  最近,湖南益阳的家长们十分焦虑,因为一款名为“梦回大唐”或“死亡三秒”的“极限挑战”游戏悄然流行。

  △视频截图来源/长城新媒体

  有家长反映,孩子玩完后直接晕倒,伴随尖叫和冷汗,第二天出现头痛和头晕,吓坏了家长。这位家长表示:“我儿子这一次的命真是捡回来的。”另一网友透露,侄子班上一名同学因参与此游戏住进了医院,情况十分危急。

  这种游戏在校园内蔓延,令无数家长失眠。孩子们为追求短暂刺激,竟愿意冒险,令人不禁质疑:孩子们难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后果严重吗?又是什么驱使他们做这样危险的事?就让我们从这种“死亡游戏”本身说起。

  什么是“死亡游戏”?

  根据参与者的描述,这种游戏的操作很简单,但是它危险性极高,严重甚至可能致命。为避免该游戏传播引起更多孩子效仿,这里不过多描述游戏细节,大致上就是参与者借助同伴的按压使自己陷入缺氧状态,并因缺氧而短暂失去意识,这个过程中可能经历回忆、出现幻觉。

  也许对孩子来说这是个刺激的“游戏”,但这其实是危害极大的行为。从目前的报道来看,已有多个学校的学生因参与此游戏而受伤。类似的“死亡游戏”还有“心跳游戏”“闭气窒息游戏”等等,方法大同小异。这些所谓的“游戏”,最早起源于东南亚及港台地区,90 年代末传入内地,在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中传播开来。

  早在 2000 年初,这类游戏就引起媒体关注,但如今却死灰复燃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全球范围内类似游戏频发,屡禁不止。去年,国外短视频平台上的窒息挑战导致 6 名儿童死亡,而在美国,1995 年至 2007 年间有 82 名青少年因参与此类游戏失去生命。

  这种游戏吸引孩子们,可能源于对窒息带来的短暂失神和幻觉的兴趣,然而,一旦处理不当,后果不堪设想,可能立即导致休克甚至死亡。

  这种游戏的再次流行,无疑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。

  可别小瞧了潜藏的风险

  首先来说说窒息缺氧,游戏时肺部的空气被强制排出,体内的氧气水平迅速下降,大脑作为耗氧大户,首当其冲受到影响。这种瞬间的缺氧状态,就像突然关闭了大脑的生命支持系统,后果极其严重。缺氧者轻则头晕眼花、视觉模糊,重则瞬间昏迷,甚至因长时间缺氧导致大脑功能永久性损伤或死亡。

  此外,这种冲击还会带来心脏受损的风险。游戏时按压胸口不仅是对肺部的一次“袭击”,更是对心脏的一次直接打击。

  心脏是人体的“泵”,负责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。当胸腔受到外力挤压,心脏的正常工作被打乱,泵血效率降低,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也会减少。这意味着全身,特别是对氧气需求极高的大脑,会面临供血不足的问题。心脏在这种情况下将被迫超负荷工作,可能有损健康。

  就算参与者“缓过来”了,大脑每一次这样剧烈地缺氧后“重启”,都可能伴随着不可逆的损伤,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,累积效应会更加严重,可能导致记忆力衰退、学习能力下降,甚至是永久性的认知障碍。这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,影响尤为深远。

  在心理层面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。这种游戏带来的短暂失神和幻觉可能会让一些青少年产生依赖性。而且,由于这种游戏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,孩子们可能会因为担心再次参与的后果而感到不安,或者因为已经发生的不良反应而感到沮丧。

  总之,“死亡游戏”表面上看是一场短暂的刺激体验,但其实背后潜藏着多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风险。每一次尝试,都是在拿健康和未来做赌注。

  “死亡游戏”为何会再次流行?

  了解了死亡游戏和它的危害,再来谈谈为何死亡游戏会流行,明白了原因,就能更好地预防这种行为。这种游戏的流行,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:

  1.好奇心驱使

 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探索的阶段,孩子们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充满兴趣。这种“死亡游戏”通过制造短暂的窒息感,给人一种“刺激”和“冒险”的错觉,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。

  很多青少年可能会有不少来自家庭、学业或同学社交等方面的压力,加上学习生活可能有点单调乏味,他们更容易寻求解脱、刺激。这种游戏虽然危险,但在短时间内提供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,让这样的青少年的压力和空虚得到释放和填补。

  2.社交压力导致模仿

  青少年非常重视同伴之间的关系,希望被接受和认可。如果某个班级或群体中有人尝试了这种游戏,并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“体验”,其他孩子为了融入集体,可能会纷纷效仿。

 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。一个小小的视频或帖子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和讨论,形成一种“流行趋势”。这种网络效应进一步加剧了游戏的传播速度。

 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,很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。如果看到朋友或偶像参与了这种游戏,他们可能会出于模仿的心理,也去尝试一下,以证明自己的勇气和决心。

  3.缺乏安全教育

  很多孩子在思想深处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游戏的危险性,他们大多数都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游戏,不会有太大的危害。

  家长和学校也没有及时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,导致孩子们对潜在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,缺乏必要的判断能力和应对策略。

  家长和老师往往难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和网络活动。孩子们在社交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,可能比成年人想象的要复杂得多。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家长和老师很难及时发现和干预。

  4.寻求认同与自我价值

  青少年时期,许多人会有强烈的自我挑战欲望。这种游戏似乎提供了一个展示勇气和毅力的机会,让他们在同伴面前显得更加“酷”和“勇敢”。

  在青少年的社交圈中,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美是非常重要的。通过参与这种游戏,他们可能会得到同伴的赞赏和认可,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。

  青少年时期,叛逆心理是比较常见的。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反对,而更加坚定地参与这种游戏,以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。

  5.网络社交媒体对刺激的追捧

  影视作品、网络小说和社交媒体中常常出现一些冒险和刺激的情节,这些内容无形中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。他们可能会将这些情节带入现实生活中,尝试类似的冒险活动。

  有时,社交媒体对这些危险游戏的报道反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虽然初衷是为了提醒公众注意安全,但过度的报道和细节描述可能会激发更多人的好奇心,促使他们去尝试。

  而且在很多社交媒体上,冒险和刺激被视为一种时尚和潮流,甚至还会收获流量和点赞。这种氛围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行为选择,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参与这些危险的游戏。

  对于现在这些“死亡游戏”在校园的流行,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应该从方方面面更关注孩子的成长。家长们可以经常与孩子深入交流,了解他们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和心理状态,增强亲子关系,让孩子愿意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困扰。

  如果发现孩子有参与危险游戏的迹象,家长应及时进行干预,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,找出背后的原因。必要时,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,为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。平时我们也应该教育孩子,真正的勇气不是盲目冒险,而是懂得珍惜生命,不是盲目从众,而是即便很多人都在尝试不正确的事时,自己也有勇气说不。生命只有一次,我们不能让孩子们在无知和好奇中付出沉重的代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