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网络侠客的“无声暴力”

发布时间:2023-07-19 10:28 来源:焦作晚报

日前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《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这是国家引导、全民携手,打击网络暴力迈出的重要一步,有助于加大对网络暴力的打击力度,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。

互联网时代的生产生活,网络无孔不入,营造文明、有序、和谐的网络社会,是全民共享时代红利的基础和前提。这些年,随着“清朗行动”深入开展,网络暴力如“过街老鼠人人喊打”的局面已然形成。随着职能部门日益严厉的打击和主流媒体高密度、广覆盖的宣传,广大群众对网络暴力的认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、从懵懂到熟悉的过程,人们的道德观、是非观以及对网络事件的价值判断日渐成熟。

如今,面对大是大非,说风凉话的少了,甘当吃瓜群众的少了,站着说话不腰痛的少了,助纣为虐的网友则更是少之又少,大家乐当网络侠客行走江湖、主持正义,蔚然成风。然而,受个人认知范围、专业知识储备、性格情绪倾向等因素影响,主观行侠仗义而客观却无意识地成为唐吉诃德的例子不在少数。

从“山城滑竿”“糖水爷爷”等事件来看,消除网络侠客的“无声暴力”,人人当警醒、个个当自勉,因为你我参与其中,或者只在情绪波动的一瞬之间。与赤裸裸的网暴事件相比,网络侠客们的“自持正义”往往因为“温情默默”而更加隐匿,一旦与他人形成共鸣,则舆情会呈雪崩之势失去控制,对网络事件各方参与者造成精神上极大的伤害。俗话说“雪崩之下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”,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“无声网暴”由来已久,很多时候是情绪的宣泄战胜了理性的判断。对此,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用“群体精神统一律”阐释了群体中的个体做事情容易从众而走感情的极端。事实上,大多数网友难以达到“众人皆醉而我独醒”的境界,被集体无意识裹挟也是在所难免。

消除网络侠客的“无声暴力”,应该成为每个网民的素质教育和必修课程。互联网赋予人们自由表达观点的权利,而网友也有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生态的责任。多年来,我们谈“整治打击”的多、做“个人反思”的少,提高个人修养、涵养网络文明长年游离在法治之外,持续提高网友的自我修养,是治理网暴问题的必要抓手和关键一环。

此次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求“治理网络暴力信息”的意见,一方面在于预警、打击侮辱谩骂、造谣诽谤、侵犯隐私以及借网暴事件蹭炒热度、推广引流等组织或个人的恶意网暴和营销炒作行为;另一方面也在唤醒网络侠客们的自省意识,引导大家更加理性地发声,共同防范抵制网络暴力,共创和谐网络空间。

这正是:网络侠客一声吼,理性不随情绪走;莫用好心办坏事,行侠仗义高素质。